河北隆化:新建7處應急水源井
7月27日,隆化縣潤藍水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檢修供水設備。 本報記者 陳寶雲攝
“又接通一眼應急水井,趕緊對水質進行化驗。”7月27日14時30分,河北隆化縣潤藍水務有限公司水廠內,一臉疲憊的副總經理王建輝大聲招待化驗員謝飛月。
“由於持續降雨,上游來水水質渾濁,對水源井供水形成影響。我作业29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突發情況。”王建輝說,為保证全城大众喝上“放心水”,被淹的水源井必須臨時停用,沖洗干淨后才干从头啟用。
7月26日晚,為保证部分水源井停用期間城區大众正常用水需求和用水安全,隆化当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調動水務、電力、供水等部門,緊急啟動新建7處應急水源井工程。
當天23時,10千伏應急電源車、鑽井設備、搶修人員悉数到位。機械轟鳴聲、雨水聲、洪水吼怒聲交織在一起,在燈光照射下,搶修現場亮如白晝。
“早一分鐘打好一眼應急水源井,大众就早一分鐘用上安全水。”王建輝說,參加搶修的人員冒雨奮戰。
隨著一眼眼應急水源井陸續竣工,水廠化驗室也開啟“連軸轉”形式。解決水源是否足够問題是第一步,確保水質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而保证新水源11項檢測指標悉数達標,則是急不得的事。
“從取水樣到完成化驗,一套流程至少2個小時,一秒鐘都壓縮不得。”額頭冒著汗珠的謝飛月說,受降雨影響,水廠水源井和應急水源井水質,隨時或许發生變化,化驗作业必須加大頻次走在前,確保水質達標后,方可輸送到千家萬戶。
記者在搶修現場看到,天氣時陰時晴,晝夜未休的搶修人員個個鉚足了勁兒。隨著一根根10米長的輸水管道焊接在一起,一眼眼應急水源井陸續連通水廠蓄水池,汩汩清水經過沉澱、殺菌等處理流程,將輸送到千家萬戶。
27日20時,記者從潤藍水務有限公司了解到,應急水源井工程悉数竣工,城區日子用水供應將逐渐恢復正常。(記者陳寶雲)
1980年3月初的一個黄昏,河北張家口小五台山南麓,積雪沒膝深者齊腰。一個瘦弱青年抱著一個麻袋,從山頂一路連出溜帶滾著下山。…
遠處,塞罕壩林海綠濤翻涌,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 近處,蒙古包造型的星空圖書館與白牆灰瓦的民宿相辅相成﹔ 推開一家民宿木門,游客們在亭子下納涼,沟通著旅途中的趣事﹔ ………… 盛夏,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圍場”)八十三號村,迎來了又一個旅行旺季。 八十三號村,這個聽起來平平無奇的地名,舊名“門都阿魯圍”,是清朝“木蘭秋狝”盛典“七十二圍”之一,康熙皇帝曾率眾在此射獵。…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