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能

发布时间:2025-08-01 02:03:48发布作者:上海五星体育直播无缓冲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开掘陈述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能。

  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整垴村棚户区改造安顿住宅项目建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我国国家文物局同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抢救性开掘。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能产业开发区平整垴村西部,在开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考古查询,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

  经考古开掘,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图2),口径近5米,底径5米,残深9米。井圈是用支护木层叠垒砌而成,井圈与井壁之间严密贴合(图3)。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彼此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图4),从井口整理情况来看,在每根支护木中部外侧相对应的井壁上,都掏挖有一个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壁坑(图5)。其间。支护木多为柏木,根本坚持木头原状,有的支护木上乃至还全体保存有树皮。在上下叠摞的两根支护木的触摸方位,部分层位通过人为的修整加工,不只扩展了触摸方位面积,并且还确保了触摸方位的平整、安稳,一起为了可以更好的确保井圈之间联接紧凑以及每层井圈的全体水平性,木柱之间部分当地还用铁斧、木板、木棍来找平、揉捏(图6)。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通过剖析研究,考古人员以为井内出土遗物的时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前期,也便是早在西汉前期该水井就应该已被悉数填埋。通过对5个木质井圈的碳十四测年剖析,考古人员揣度水井的开凿、运用时代大体在春秋晚期到西汉前期之间;而依据井内以战国时期遗物为主,碳十四测年数据也首要处于战国时期,那么平整垴水井主体运用时间十分有可能是战国时期。